本报讯 8月10日,集团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2015年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10亿元,票面利率2.9%,期限120天。本期债券有效投标量为32.8亿元,认购倍数达到了3.28倍,体现了市场投资者对于集团本期债券的极大认可。
自启动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工作以来,集团资金运营中心积极配合承销商及律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材料。同时,持续关注市场资金面及利率走势,全力争取最优发行窗口。在参考当期市场利率水平的基础上,资金运营中心与承销商多回合反复沟通协商降低招标利率区间,并最终成功将本期超短期融资券的票面利率锁定在2.9%。该票面利率是当期同级别超短期融资券发行的最低价,甚至比部分AAA级企业的发行利率还相对更优。这极大节约了集团债券融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形象。自获得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超短期融资券注册批复以来,集团已累计发行了2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累计节约融资成本近700万元。
集团通过运用债务融资工具,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满足了综合性融资需求,为集团战略项目落地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这对于优化集团债务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等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本期债券发行之前,集团资金运营中心积极配合中债资信评估公司和联合资信评估公司做好集团2015年度主体信用跟踪评级工作,包括提供财务及业务数据、主管部门合规证明、涉诉事项进展情况等资料。同时,在评级过程中向评级公司做好企业经营情况、风控措施等介绍,着重突出集团优势和亮点,并对评级公司指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解释和沟通。
经过不懈努力,中债资信和联合资信均于7月份出具了最终评级报告,维持集团主体信用等级不变,且评级展望为“稳定”。至此,2015年度集团主体信用跟踪评级工作顺利结束,为集团后续债务融资、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铺平了道路。(余凯)